前言
現在想想,剛接觸攝影的時候,只是一昧的按下快門,沒有思考過什麼測光、構圖、光圈等等,單純的享受拍照的樂趣。第一台接觸的單眼就是sony的初代微單眼nex5,APS-C的大感光元件和翻轉螢幕在當時可是十分強勁的規格,現在看來似乎是基本配備,總而言之,靠著NEX5也學習到了一些攝影的基本知識。這篇文章主要是我個人的一些記錄,從什麼都不會慢慢摸索到現在,回顧一下自己所拍下的東西,哪裡是可以改進的,怎麼拍才會更好看等等,到底自己到底進步了多少,也希望各位能給筆者一點意見。
▲炎炎夏日總是要來杯清涼的!
▲以前的作品其實是看到什麼拍什麼,沒有特別多想
▲被朋友邀去拍攝cosplay,開始試著跟coser溝通,什麼樣才是他們想呈現的畫面
學習
一開始就拍攝COSPLAY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有挑戰的事情,除了COSER要準備道具和服裝外,攝影的一方更要思考如何呈現出角色與場景的氣氛和感覺。要控制的東西有很多,場景的構圖很重要,不是怎麼拍都會有感覺。一方面還要控制人像的膚色,要依現場判斷,有時候一個大太陽下來,不是整片死白就全黑,常常搞的我一個頭兩個大。之後學著用LR調整光線,一開始時常會把整張圖變得很奇怪,不是顏色太濃就是白平衡不對。後來就漸漸可以照著想要的方向做調整。
▲剛拍攝人像時,可以先跟MD溝通好,拍攝起來會輕鬆許多
▲其實拍一段時間後,漸漸的跟MD有默契的話,拍攝步調會快很多。夢時代攝。
外拍的過程中還蠻開心的,就邊玩邊拍照這樣,臨時有什麼想法就開始拍,有時候也會有其他的攝影師,我都會跑去交流,看看別人是怎麼取景的,比較自己的照片,哪裡是我沒有注意到的,為什麼他拍的就是比我好看等等,而不是自拍自的。我覺得可以去請教同行的前輩,有時候別人的一個建議或參考就可以改變很多,厚著臉皮去問就對了!絕對可以提升進步的速度。
▲陽明山上的櫻花,1855鏡焦段有限,靠著構圖製造視覺效果
觀察
NEX5的小體積使得出遊時很好攜帶,18-55 kit鏡的焦段可以應付很多場面,雖然sony有出新款的1650餅乾鏡,說不想要是騙人的,可是實在沒有預算,只好一鏡到底了。1855除了體積大了點外,其他方面都還算不錯。只要熟練他還是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。
▲1855雖然光圈不大,但還是可以拍出漂亮的景深。
▲忘記是在哪裡拍的了,但是還不錯吃XD
NEX5的翻轉螢幕真的很方便,當要拍攝低角度的畫面時,只要把螢幕翻起來,就不用整個人趴在地板上,使得構圖的方便性大大增加,取景真的會變得很輕鬆。
▲有時候彎下腰來,你會發現更多
▲畫面是自己找的,只需要靜靜觀察身邊的事物
▲西子灣的知名冰店,布丁不管怎樣配都很好吃XD
▲有時候我很喜歡16:9的視覺比例
▲我很喜歡這張耀光的感覺
▲很地中海風的洋傘
▲學校附近賣的,加上起司超好吃啦:)
▲有點遠...
挑戰
除了生活隨拍以外,我也試著拍攝其他風格的東西,像是一些產品照等等的,這些東西雖然不會動,但要拍起來還真不容易,角度或光線不好,一整個不好看。尤其是一些金屬類的東西,要表現出金屬的光澤和質感,光線非常重要,手邊也只有一個檯燈,於是便拿來拍拍看了。原來商業攝影這麼難阿@@
▲上篇文章的Fubar IV Plus
▲沒錯,是Xperia ZL ! 本來預定先PO的測試文(筆者正在生文章了,不要催我阿QQ
▲UE900,之前幫朋友出售時所拍攝的
▲Xperia Z 白色鏡面實在太超過了>~<
▲M50出售中歡迎收購?
嘗試
由於學校活動的關係,藉著這個機會,嘗試拍攝微電影題材。和靜態影像不同,動態影像要串接許多畫面,一方面還要在音效部分下手,拍攝隨時的變化很多,一個不對就要全部重來。而且微電影還需要演員和劇本,這部份顯得棘手很多,劇本必需考量現有的素材做編寫,使得不的不放棄不實際的方案,到頭來還是得自己處理。由於沒有足夠的器材,拍攝的難度明顯增加,為了在期限內交出作品,我放棄了很多分鏡的變化,現場的突發狀況也增加了剪輯的難度。
▲為了拍攝影片,我必須先習慣16:9的比例
▲拍攝過程中,演員其實很辛苦,為了畫面犧牲自己。
▲多了這台J1讓拍攝步調加快了很多,幫我跟演員省下了不少力氣
▲主角看到自己在畫面中的反應XD
剪輯的過程中非常辛苦,幾乎不眠不休,早上上課,晚上剪接,那陣子真的是累壞了身體,雖然最後只得到第三,但是過程中的回憶更難能可貴,也替班上留下了一份紀念
▲一些幕後照,不經意時拍下的。
▲這草皮一點都不舒服>~<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